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Data-Science-For-Beginners/translations/tw/4-Data-Science-Lifecycle/15-analyzing/README.md

64 lines
5.1 KiB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CO_OP_TRANSLATOR_METADATA:
{
"original_hash": "661dad02c3ac239644d34c1eb51e76f8",
"translation_date": "2025-09-06T20:31:37+00:00",
"source_file": "4-Data-Science-Lifecycle/15-analyzing/README.md",
"language_code": "tw"
}
-->
# 數據科學生命周期:分析
|![ Sketchnote by [(@sketchthedocs)](https://sketchthedocs.dev) ](../../sketchnotes/15-Analyzing.png)|
|:---:|
| 數據科學生命周期:分析 - _Sketchnote by [@nitya](https://twitter.com/nitya)_ |
## [課前測驗](https://ff-quizzes.netlify.app/en/ds/quiz/28)
在數據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階段確認數據是否能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或解決特定問題。這一步驟也可以用來確認模型是否正確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本課程專注於探索性數據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EDA這是一種用於定義數據特徵和關係的技術並可用於為建模準備數據。
我們將使用 [Kaggle](https://www.kaggle.com/balaka18/email-spam-classification-dataset-csv/version/1) 的示例數據集,展示如何使用 Python 和 Pandas 庫來應用這些技術。該數據集包含一些電子郵件中常見詞彙的計數,這些電子郵件的來源是匿名的。使用此目錄中的 [notebook](notebook.ipynb) 來跟隨學習。
## 探索性數據分析
在生命周期的捕獲階段,我們獲取數據以及相關的問題和疑問,但我們如何知道這些數據能否支持最終結果呢?
回想一下,數據科學家在獲取數據時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
- 我是否有足夠的數據來解決這個問題?
- 這些數據的質量是否足以解決這個問題?
- 如果我通過這些數據發現了額外的信息,我們是否應該考慮改變或重新定義目標?
探索性數據分析是一個了解數據的過程,可以用來回答這些問題,並識別處理數據集時可能面臨的挑戰。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用於實現這些目標的技術。
## 數據剖析、描述性統計和 Pandas
我們如何評估是否有足夠的數據來解決這個問題?數據剖析可以通過描述性統計技術來總結並收集數據集的一些整體信息。數據剖析幫助我們了解可用的數據,而描述性統計幫助我們了解數據的數量。
在之前的一些課程中,我們使用 Pandas 的 [`describe()` 函數](https://pandas.pydata.org/pandas-docs/stable/reference/api/pandas.DataFrame.describe.html) 提供了一些描述性統計。它可以對數值數據提供計數、最大值和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以及分位數等信息。使用像 `describe()` 函數這樣的描述性統計可以幫助你評估數據量是否足夠,或者是否需要更多數據。
## 抽樣和查詢
探索大型數據集中的所有內容可能非常耗時,通常是由計算機完成的任務。然而,抽樣是一種理解數據的有用工具,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數據集的內容及其代表的意義。通過抽樣,你可以應用概率和統計來對數據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結論。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應該抽取多少數據,但需要注意的是,抽取的數據越多,對數據的概括就越精確。
Pandas 提供了 [`sample()` 函數](https://pandas.pydata.org/pandas-docs/stable/reference/api/pandas.DataFrame.sample.html),你可以傳遞一個參數來指定希望獲取的隨機樣本數量。
對數據進行一般性查詢可以幫助你回答一些普遍的問題和假設。與抽樣相比,查詢允許你控制並專注於數據中你感興趣的特定部分。
Pandas 庫中的 [`query()` 函數](https://pandas.pydata.org/pandas-docs/stable/reference/api/pandas.DataFrame.query.html) 允許你選擇列並通過檢索的行獲得關於數據的簡單答案。
## 使用可視化進行探索
你不必等到數據完全清理和分析後才開始創建可視化。事實上,在探索過程中使用可視化可以幫助識別數據中的模式、關係和問題。此外,可視化為那些未參與數據管理的人提供了一種溝通方式,並且可以是一個分享和澄清捕獲階段未解決問題的機會。請參考 [可視化部分](../../../../../../../../../3-Data-Visualization) 了解一些流行的可視化探索方法。
## 探索以識別不一致性
本課程中的所有主題都可以幫助識別缺失或不一致的值,但 Pandas 提供了一些函數來檢查這些問題。[isna() 或 isnull()](https://pandas.pydata.org/pandas-docs/stable/reference/api/pandas.isna.html) 可以檢查缺失值。探索這些值為什麼會出現缺失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這可以幫助你決定要採取哪些 [措施來解決它們](/2-Working-With-Data/08-data-preparation/notebook.ipynb)。
## [課後測驗](https://ff-quizzes.netlify.app/en/ds/quiz/29)
## 作業
[探索答案](assignment.md)
---
**免責聲明**
本文件已使用 AI 翻譯服務 [Co-op Translator](https://github.com/Azure/co-op-translator) 進行翻譯。我們致力於提供準確的翻譯,但請注意,自動翻譯可能包含錯誤或不準確之處。應以原始語言的文件作為權威來源。對於關鍵資訊,建議尋求專業人工翻譯。我們對因使用此翻譯而引起的任何誤解或錯誤解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