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您的 IoT 设备连接到云端 - Wio Terminal 在本课程的这一部分,您将把 Wio Terminal 连接到 IoT Hub,以发送遥测数据并接收命令。 ## 将设备连接到 IoT Hub 下一步是将您的设备连接到 IoT Hub。 ### 任务 - 连接到 IoT Hub 1. 在 VS Code 中打开 `soil-moisture-sensor` 项目。 1. 打开 `platformio.ini` 文件。移除 `knolleary/PubSubClient` 库依赖项。该库用于连接到公共 MQTT 代理,但连接到 IoT Hub时不需要。 1. 添加以下库依赖项: ```ini seeed-studio/Seeed Arduino RTC @ 2.0.0 arduino-libraries/AzureIoTHub @ 1.6.0 azure/AzureIoTUtility @ 1.6.1 azure/AzureIoTProtocol_MQTT @ 1.6.0 azure/AzureIoTProtocol_HTTP @ 1.6.0 azure/AzureIoTSocket_WiFi @ 1.0.2 ``` `Seeed Arduino RTC` 库提供与 Wio Terminal 的实时时钟交互的代码,用于跟踪时间。其余库允许您的 IoT 设备连接到 IoT Hub。 1. 在 `platformio.ini` 文件底部添加以下内容: ```ini build_flags = -DDONT_USE_UPLOADTOBLOB ``` 这设置了一个编译器标志,在编译 Arduino IoT Hub 代码时需要。 1. 打开 `config.h` 头文件。移除所有 MQTT 设置,并添加以下设备连接字符串常量: ```cpp // IoT Hub settings const char *CONNECTION_STRING = ""; ``` 将 `` 替换为您之前复制的设备连接字符串。 1. 连接到 IoT Hub 使用基于时间的令牌。这意味着 IoT 设备需要知道当前时间。与 Windows、macOS 或 Linux 等操作系统不同,微控制器不会自动通过互联网同步当前时间。这意味着您需要添加代码从 [NTP](https://wikipedia.org/wiki/Network_Time_Protocol) 服务器获取当前时间。一旦时间被检索,可以将其存储在 Wio Terminal 的实时时钟中,允许在设备未断电的情况下稍后请求正确时间。添加一个名为 `ntp.h` 的新文件,并包含以下代码: ```cpp #pragma once #include "DateTime.h" #include #include "samd/NTPClientAz.h" #include static void initTime() { WiFiUDP _udp; time_t epochTime = (time_t)-1; NTPClientAz ntpClient; ntpClient.begin(); while (true) { epochTime = ntpClient.getEpochTime("0.pool.ntp.org"); if (epochTime == (time_t)-1) { Serial.println("Fetching NTP epoch time failed! Waiting 2 seconds to retry."); delay(2000); } else { Serial.print("Fetched NTP epoch time is: "); char buff[32]; sprintf(buff, "%.f", difftime(epochTime, (time_t)0)); Serial.println(buff); break; } } ntpClient.end(); struct timeval tv; tv.tv_sec = epochTime; tv.tv_usec = 0; settimeofday(&tv, NULL); } ``` 这些代码的细节超出了本课程的范围。它定义了一个名为 `initTime` 的函数,该函数从 NTP 服务器获取当前时间并用它设置 Wio Terminal 的时钟。 1. 打开 `main.cpp` 文件,移除所有 MQTT 代码,包括 `PubSubClient.h` 头文件、`PubSubClient` 变量的声明、`reconnectMQTTClient` 和 `createMQTTClient` 方法,以及对这些变量和方法的任何调用。该文件应仅包含连接到 WiFi、获取土壤湿度并创建 JSON 文档的代码。 1. 在 `main.cpp` 文件顶部添加以下 `#include` 指令,以包含 IoT Hub 库和设置时间的头文件: ```cpp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ntp.h" ``` 1. 在 `setup` 函数末尾添加以下调用以设置当前时间: ```cpp initTime(); ``` 1. 在文件顶部的 `#include` 指令下方添加以下变量声明: ```cpp IOTHUB_DEVICE_CLIENT_LL_HANDLE _device_ll_handle; ``` 这声明了一个 `IOTHUB_DEVICE_CLIENT_LL_HANDLE`,用于连接到 IoT Hub 的句柄。 1. 在此下方添加以下代码: ```cpp static void connectionStatusCallback(IOTHUB_CLIENT_CONNECTION_STATUS result, IOTHUB_CLIENT_CONNECTION_STATUS_REASON reason, void *user_context) { if (result == IOTHUB_CLIENT_CONNECTION_AUTHENTICATED) { Serial.println("The device client is connected to iothub"); } else { Serial.println("The device client has been disconnected"); } } ``` 这声明了一个回调函数,当连接到 IoT Hub 的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连接或断开连接)时会被调用。状态会发送到串口。 1. 在此下方添加一个函数以连接到 IoT Hub: ```cpp void connectIoTHub() { IoTHub_Init(); _device_ll_handle = IoTHubDeviceClient_LL_CreateFromConnectionString(CONNECTION_STRING, MQTT_Protocol); if (_device_ll_handle == NULL) { Serial.println("Failure creating Iothub device. Hint: Check your connection string."); return; } IoTHubDeviceClient_LL_SetConnectionStatusCallback(_device_ll_handle, connectionStatusCallback, NULL); } ``` 此代码初始化 IoT Hub 库代码,然后使用 `config.h` 头文件中的连接字符串创建连接。此连接基于 MQTT。如果连接失败,错误信息会发送到串口——如果您在输出中看到此信息,请检查连接字符串。最后设置连接状态回调。 1. 在 `setup` 函数中调用此函数,位置在 `initTime` 调用下方: ```cpp connectIoTHub(); ``` 1. 与 MQTT 客户端类似,此代码运行在单线程上,因此需要时间处理由 Hub 发送和发送到 Hub 的消息。在 `loop` 函数顶部添加以下内容以实现此功能: ```cpp IoTHubDeviceClient_LL_DoWork(_device_ll_handle); ``` 1. 构建并上传此代码。您将在串口监视器中看到连接: ```output Connecting to WiFi.. Connected! Fetched NTP epoch time is: 1619983687 Sending telemetry {"soil_moisture":391} The device client is connected to iothub ``` 在输出中,您可以看到 NTP 时间被获取,然后设备客户端连接。连接可能需要几秒钟,因此在设备连接时,您可能会在输出中看到土壤湿度。 > 💁 您可以使用像 [unixtimestamp.com](https://www.unixtimestamp.com) 这样的网站将 NTP 的 UNIX 时间转换为更易读的格式。 ## 发送遥测数据 现在您的设备已连接,您可以将遥测数据发送到 IoT Hub,而不是 MQTT 代理。 ### 任务 - 发送遥测数据 1. 在 `setup` 函数上方添加以下函数: ```cpp void sendTelemetry(const char *telemetry) { IOTHUB_MESSAGE_HANDLE message_handle = IoTHubMessage_CreateFromString(telemetry); IoTHubDeviceClient_LL_SendEventAsync(_device_ll_handle, message_handle, NULL, NULL); IoTHubMessage_Destroy(message_handle); } ``` 此代码从传递的字符串参数创建一个 IoT Hub 消息,将其发送到 Hub,然后清理消息对象。 1. 在 `loop` 函数中调用此代码,位置在将遥测数据发送到串口的行之后: ```cpp sendTelemetry(telemetry.c_str()); ``` ## 处理命令 您的设备需要处理来自服务器代码的命令以控制继电器。这是通过直接方法请求发送的。 ## 任务 - 处理直接方法请求 1. 在 `connectIoTHub` 函数之前添加以下代码: ```cpp int directMethodCallback(const char *method_name, const unsigned char *payload, size_t size, unsigned char **response, size_t *response_size, void *userContextCallback) { Serial.printf("Direct method received %s\r\n", method_name); if (strcmp(method_name, "relay_on") == 0) { digitalWrite(PIN_WIRE_SCL, HIGH); } else if (strcmp(method_name, "relay_off") == 0) { digitalWrite(PIN_WIRE_SCL, LOW); } } ``` 此代码定义了一个回调方法,当 IoT Hub 库收到直接方法请求时会调用该方法。请求的方法通过 `method_name` 参数传递。此函数将调用的方法打印到串口,然后根据方法名称打开或关闭继电器。 > 💁 这也可以通过单个直接方法请求实现,将继电器的期望状态作为有效负载传递,该有效负载可以通过方法请求传递并从 `payload` 参数中获取。 1. 在 `directMethodCallback` 函数末尾添加以下代码: ```cpp char resultBuff[16]; sprintf(resultBuff, "{\"Result\":\"\"}"); *response_size = strlen(resultBuff); *response = (unsigned char *)malloc(*response_size); memcpy(*response, resultBuff, *response_size); return IOTHUB_CLIENT_OK; ``` 直接方法请求需要响应,响应分为两部分——文本响应和返回码。此代码将创建以下 JSON 文档作为结果: ```JSON { "Result": "" } ``` 然后将其复制到 `response` 参数中,并在 `response_size` 参数中设置响应的大小。此代码随后返回 `IOTHUB_CLIENT_OK`,表示方法已正确处理。 1. 在 `connectIoTHub` 函数末尾添加以下代码以连接回调: ```cpp IoTHubClient_LL_SetDeviceMethodCallback(_device_ll_handle, directMethodCallback, NULL); ``` 1. `loop` 函数将调用 `IoTHubDeviceClient_LL_DoWork` 函数以处理 IoT Hub 发送的事件。由于 `delay` 的原因,这仅每 10 秒调用一次,这意味着直接方法每 10 秒才会处理一次。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将 10 秒的延迟分成多个较短的延迟,每次调用 `IoTHubDeviceClient_LL_DoWork`。为此,在 `loop` 函数上方添加以下代码: ```cpp void work_delay(int delay_time) { int current = 0; do { IoTHubDeviceClient_LL_DoWork(_device_ll_handle); delay(100); current += 100; } while (current < delay_time); } ``` 此代码将重复循环,调用 `IoTHubDeviceClient_LL_DoWork` 并每次延迟 100 毫秒。它会根据 `delay_time` 参数的值重复多次。这意味着设备最多等待 100 毫秒来处理直接方法请求。 1. 在 `loop` 函数中,移除对 `IoTHubDeviceClient_LL_DoWork` 的调用,并将 `delay(10000)` 替换为以下代码以调用新函数: ```cpp work_delay(10000); ``` > 💁 您可以在 [code/wio-terminal](../../../../../2-farm/lessons/4-migrate-your-plant-to-the-cloud/code/wio-terminal) 文件夹中找到此代码。 😀 您的土壤湿度传感器程序已连接到 IoT Hub! **免责声明**: 本文档使用AI翻译服务[Co-op Translator](https://github.com/Azure/co-op-translator)进行翻译。尽管我们努力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但请注意,自动翻译可能包含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原始语言的文档应被视为权威来源。对于关键信息,建议使用专业人工翻译。我们对因使用此翻译而产生的任何误解或误读不承担责任。